NEWS

人文关怀

寒潮来袭|温度“满20减20”冻到“发紫”

发布日期:2023-12-21  

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叫寒潮

寒潮为高纬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、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活动,是我国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。根据《冷空气等级》GB/T 20484-2017的标准,寒潮的降温程度:

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≥8℃;

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≥10℃;

日最低气温72小时内降温幅度≥12℃;

同时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℃以下,48小时、72小时内降温的日最低气温连续下降。

三类重点防护人群

第一类为敏感人群,如婴幼儿、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等;

第二类为存在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,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;

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,如交警、环卫工人、建筑工人、快递员、外卖员等。

这些防护措施要学会

重点人群防护建议

婴幼儿:

不宜长时间外出,确需外出,选择温暖的时间段,特别注意头部、胸腹部、足部的保暖。

儿童:

减少外出活动时间,外出需成年人陪伴,密切关注冻伤和失温症状发生,及时补充热饮或热汤。

孕妇:

外出尽量避开早晚气温较低时段,宜有人陪伴,注意防滑摔倒。

老年人:

不宜外出,确需外出宜有人陪伴。使用手杖、轮椅等助行器的老年人注意设备的防滑。独居老人注意与家人、朋友或社区工作人员保持联系。

慢性基础疾病人群:

不宜外出,出现胸闷、心悸、头晕等症状应立即进入温暖的场所休息,服用提前储备的急救药物,如果持续不能缓解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

户外工作人员:

尽量减少户外作业时间。户外作业时,宜使用便携式取暖物品,穿戴防寒工作服,避免潮湿。衣物潮湿时,及时更换潮湿衣物。了解周围的救援设施和联系方式,如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寻求帮助,并停止作业,尽快进入温暖的场所。夜间作业应保证良好的照明。

5个部位要重点保暖

头暖: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掉。如果不注意头部保暖,很容易引发鼻炎、头痛、感冒、牙痛、三叉神经痛等疾病,甚至更严重的脑血管疾患。因此,冬天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,尤其是在外出时。

腹暖:腹部受凉,易出现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问题。降温时,要及时增加保暖衣服,晚上睡觉腹部一定要盖上被子,也可以捂个热水袋或者暖宝宝,保证腹部的保暖。

背暖:背部受寒,抵御寒气的能力会大大下降,易引起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。所以,加穿一件棉背心来增强背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。

膝关节暖:寒冷的天气易造成浅表皮肤损害而使得膝盖受寒,加重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的疼痛和屈伸不利等问题。因此,可通过佩戴护膝、热敷等方式进行保暖。

脚暖:寒从脚起。脚远离心脏,容易血供不足,皮下脂肪层薄,保温性能差。因此,冬天要保持鞋袜温暖干燥,经常晒洗。平时多走动促进血流畅通。临睡前可用温热水泡脚,按摩脚心。

都市打工人请收好一份“通用防护建议”

做好房屋保暖检查及保暖用品储备。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,适当通风换气。

减少外出时间,外出选择温暖的时段,注意防寒保暖,关注失温症状。

雨雪天外出注意防滑,开车出行及时了解路况,关注油箱、电瓶状态,必要时安装防滑链。

诚招国内代理加盟MERCHIANTS JOIN

* 请认真填写您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